《海洋法学研究》集刊(半年刊,英文名Law of the Sea Studies)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法治研究中心、极地与深海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份专注于海洋法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的期刊,主要反映国内外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新动态,以推动中国海洋法学、海洋法理论与实践、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的繁荣和发展,为国家海洋法治的发展和处理涉海事务及海洋外交提供理论支撑和学术参考。
期刊将以合集形式发行,每年两期,本刊的创刊号将于2016年7月间出版。
本刊以“海洋理念、对策分析;中国问题、世界视野”为办刊宗旨,瞄准海洋法学理论研究和国际海洋法实践的前沿动态,对中国面对的各种重大的、具体的海洋法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刊设有海洋法理论与实践、深海研究、极地动态、南海聚焦固定栏目,此外,灵活设置如“书评”“专题介绍”“学会综述”“研究动态”“重要资料”等栏目作为补充。热诚欢迎海内外法学研究者惠赐佳作,来稿即奉稿酬。
来稿要求:
一、本刊稿件取舍重在学术研究。对具有真知灼见,说理充分,逻辑严密,语言规范的稿件优先采用。来稿字数控制在10000字左右,特优稿件可适当放宽。所有稿件文责自负。
二、稿件应附有作者简介(例:张海洋(1975- ),男,汉族,江苏海门人,东海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海洋法,所在城市:浙江杭州,邮编:872666,联系电话:1381234567,邮箱:zhangsan@126.com。)、摘要、关键词、注释,如有基金资助应写清基金名称、编号。文章题目、摘要、关键词应翻译成英文。
三、来稿请采用电子版形式,发至编辑部电子邮箱:oceanlaw@sjtu.edu.cn,文档统一存为word格式。
四、作者应保证对其作品具有著作权并不侵犯其他个人或组织的著作权,严禁剽窃、抄袭行为,反对一稿多发。任何来稿视为作者、译者已经阅读或知悉并同意本声明。
五、请严格遵照本刊的引注规范要求,具体参见附件:《引注规范说明》。
六、来稿截止日期2016年5月31日。
本刊联系电话:021-34207499 / 62933947;
传真号码:021-34207499;
邮箱:oceanlaw@sjtu.edu.cn
附件:《引注规范说明》
(1)期刊论文
周忠海:《论海洋法中的剩余权利》,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5期,第176页。
薛桂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制下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对策建议》,载《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14页。
(2)文集
高之国:《关于苏岩礁和“冲之鸟”礁的思虑和建议》,载高之国、张海文、贾宇主编:《国际海洋法发展 趋势研究》,海洋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郑成良:《法律思维是一种职业的思考方式》,载葛洪义主编:《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第1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
(3)专著
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107页。
季国兴著:《中国的海洋安全和海域管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3页。
(4)译著
[英]J·G·斯塔克著:《国际法导论》,赵维田译,法律出版社1977年版,第74页。
(5)网络论文
引用网上论文,除了标明作者及文章名,还要将此文在网上的具体网址复制过来,并要有最后访问日期。如吴建民:《南海问题要沉住气、全面看、有信心》,载http://opinion.huanqiu.com/1152/2016-04/8801699.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4月8日)
(6)英文作品
Paul Van Den Hoven, The Dilemma of Normativity: How to Interpret a Rational Reconstruction? Argumentation 11: 411–417, 1997.
Matti Ilmari Niemi, Phronesis and Forensics, in Ratio Juris, Vol. 13 No. 4 september 2000 (392-404).
Aleksander Peczenik, On Law and Reason, Dordrecht;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9, p. 23.
Zenon Bankowski et al(eds.), Informatics and the Foundations of Legal Reasoning,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5, pp. 12-15.
(7)报纸
吴黎明:《是“航行自由”还是“横行自由”》,载《法制日报》2016年3月11日,第4版。